国家文物局发布2023年“考古中国”重大项目进展(3)

根据出土建筑材质和制作工艺推断,考古中国四角坪遗址应为秦统一后的文物遗存,该建筑群整体呈典型的局发进展中心对称格局,有别于日常生活的布年建筑空间,体现出较强的项目礼仪性,可能为一组与祭祀相关的考古中国礼制性建筑,对于研究秦代政治、文物礼仪制度以及建筑历史等具有重要的局发进展学术价值。

一个全新的布年窑业类型:宁夏贺兰县苏峪口瓷窑遗址

苏峪口瓷窑遗址位于宁夏贺兰山苏峪口内,为一处西夏时期精细白瓷手工业生产遗址。项目2021年至2022年10月,考古中国经国家文物局批准,文物宁夏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进行了考古发掘。局发进展

苏峪口瓷窑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,布年发现窑炉13处,项目外围的山坡上还发现了开采瓷土、煤、石英、石灰等制瓷原料与燃料的矿坑。此次考古工作发掘了一、二号(Y1、Y2)两座窑炉。Y1与Y2为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,用条石垒砌,由火膛、窑室、烟囱和两侧挡墙等组成。作坊遗迹两窑炉共用,以煤为燃料,有储泥池、辘轳坑、釉料缸、存贮间等。窑具以直筒型瓷质匣钵为主。烧制时均用匣钵正烧,匣钵之间用釉封口。瓷器产品主要为精细白瓷,以碗、盘、盏、碟等日用器为主,另有花口瓶、执壶等大型器物及建筑材料等。胎白细腻,釉色温润、白中微泛青,玻璃质感和透光性强。根据出土器物判断,Y1与Y2为西夏时期,始烧于西夏早期偏晚。遗址内发现了多件“官”字款匣钵,可推断为西夏宫廷用瓷的烧造地,具有西夏“官窑”的性质。

苏峪口瓷窑遗址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西夏瓷窑址,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窑业类型,首次在浙江上林湖以外地区发现大规模用釉封匣钵口的装烧技术,首次在西北地区发现在瓷胎、瓷釉和匣钵中大量使用石英的制瓷技术,填补了西北地区精细白瓷烧造的空白,复杂的窑业面貌也反映了两宋与西夏经济、文化交往交流的历史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. 必需的地方已做标记 *